建材价格大波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来源: 日期:2021-07-28
前段时间,建设工程所用钢材、水泥、干粉砂浆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尤其钢材价格自5月10日起加速上涨,突破2008年的前期高点,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后,建筑材料价格开始降温,钢材价格也逐渐向基本面回归。
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导致建筑成本的上升。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造成建筑成本的上升。在整个的建筑项目建造过程中,建造材料的购买费用约占整个项目款项的60%。对于一些对装饰材料或特殊建造材料需求的建筑项目,建材的购买费用就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对于一个普通的建造项目,在控制其他建造环节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建筑材料价格每上升1%,整个项目的造价成本就会提升0.6%,可以说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
2、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当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后,势必会影响一些施工单位的采购和投标计划。施工企业将等到建材减至适当时间再进行相应的采购和招标活动。如果这种情况稍有不慎,项目的进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小型项目、个别项目和单体项目。如有变更,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将延长,不能按期完成。
二、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的风险防控
1、完善物资价格管理体制。为了适应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项目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成系统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可以实时汇总、整理和分析建筑市场材料的价格波动信息。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拓宽材料价格信息来源,对建筑市场实行询价制度。这些建筑材料价格数据的支撑可以指导施工单位合理地购置建材,有效降低建筑材料成本价格。如果需要购置的建筑材料数量较多,可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法,选择更好的材料供应商。
2、签订科学规范的合同。建筑项目的复杂多样性会使得施工周期延长,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所以,为避免价格波动引起的纠纷,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制定明确、规范、合理的具体条款。建设项目的业主方和承包施工单位也应该明确划分合同条款变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将套期的保值工作做好。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对生产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能否按预期价格对产品进行销售和购买,会直接影响到业主与承包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建筑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套期保值措施,当企业单位是以交易方式防范价格波动的风险时,更加保守和安全。
4、加强管理材料价差的调整。在建筑材料市场中,技术人员通常不能直接准确地预测材料的价格波动,所以会强化材料费用差距优化来调整市场需求,该调整包括系统调整和提取调整两种,对于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材料采用流量调整的方法;对于工程造价较小影响的建筑材料,系数调整法会用的多一些。对于同一建设项目进行价差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对材料价格进行管控,还可以缓解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
免责声明:
1.本平台目的本着服务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流商机的桥梁,如出现虚假宣传,违反法律法规,侵权他人知识产权,请第一时间来电或致函告之,本平台会及时回复改进并协助解决一切违法违规问题